往年毕业部分在职研究生名录及发表文章 | |||
姓名 | 发表文章题目 | 发表时间 | 摘要 |
李剑侠 | 父母婚姻质量、教养行为与女生外化问题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考察父母婚姻质量、教养行为和女生外化问题的关系。 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中 2008 年的横断数据, 对其中 3718 名 11 到 19 岁的在校女生数据进行分析; 外化问题由女生报告,婚姻质量和教养行为由家长报告。 结果:①婚姻质量、教养行为和外化问题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②监控、说理和严厉管教这三种教养行为在婚姻质量和外化问题之间均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在婚姻质量对子女外化问题的关系中,教养行为起中介作用。 |
陈 韧 | 父母-子女人格相似性对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 | 2012年 | 目的:考查父母-子女人格相似性对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中 2009 年的横断数据,对其中 4474 名 11 岁到 22 岁的在校学生数据进行分析。 父母和子女人格均为自评,教养行为采用父母自评,抑郁由青少年自评。 结果:父亲-子女在神经质维度上的相似性与父亲各项教养行为的交互作用均显著;母亲-子女在外向性维度上的相似性与母亲说理的交互作用显著,母亲-子女在神经质维度上的相似性与母亲各项教养行为的交互作用均显著,母亲-子女在精神质维度上的相似性与母亲监控交互作用显著。 结论:父母-子女人格相似性对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付玉娟 | 城-城移民社会支持的特征及性别差异 | 2012年 | 目的:探讨城-城移民社会支持的特征及性别差异。 方法:数据取自 2007 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对 1258 名城-城移民,565 名农-城移民和 3175 名本地居民的社会支持进行比较。结果:控制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和有无子女的情况下,身份主效应、身份与性别的交互效应均显著。 城-城移民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本地居民,农-城移民与其它两组均无显著差异。 对于男性,城-城移民、农-城移民和本地居民的社会支持无显著差异;对于女性,城-城移民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本地居民,农-城移民与其它两组均无显著差异。 控制年龄的情况下,城-城移民不同异地居住时间组的社会支持差异显著,农-城移民则差异不显著。 城-城移民异地居住时间 5 年以下组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 11-20 年和 21 年以上组,6-10 年组显著低于 11-20 年组。结论:城-城移民的社会支持偏低,主要是由于女性缺乏社会支持。 随着异地居住时间的延长,城-城移民的社会支持会得到提升。 |
姜桂芳 | 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人格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青少年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的关系,考察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质与睡眠质量是否有交互作用。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中2008 年的调查数据,样本是用系统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的 4538 名中小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自评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 ( EPQ-Junior) 评估青少年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和人格。结果: 本样本 PSQI 总分为 ( 5. 1 ± 2. 8) ,26% 的人有睡眠质量问题 ( PSQI≥7) 。11 ~14 岁年龄组 PSQI 得分低于 15 ~ 17 岁年龄组,15 ~ 17 岁年龄组 PSQI 得分低于 18 ~ 20 岁年龄组 [( 3. 9 ±2. 5) vs. ( 5. 4 ± 2. 6) vs. ( 6. 5 ± 2. 7) ,P < 0. 01]。PSQI 总分与负性生活事件总分 ( r = 0. 32) ,EPQ-Jun ior 的神经质 ( r = 0. 54) 、精神质维度 ( r = 0. 18) 得分呈正相关 ( 均 P < 0. 01) ,与内外倾维度得分呈负相关 ( r = - 0. 16,P < 0. 01) 。二分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得分 ( OR = 1. 56) 与 EPQ-Junior 的神经质维度得分 ( OR = 1. 23) 越高,PSQI 得分可能越高 ( 均 P < 0. 01) 。结论: 同时存在神经质人格高分和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多的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可能更差。 |
荀寿温 |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之间的双向关系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之间的双向关系。 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的追踪数据,对其中 1174 名 10 岁到 19 岁青少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被试两次完成了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的填写,中间平均间隔 16 个月。 结果:交叉滞后分析发现,抑郁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网络成瘾对抑郁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种双向预测关系没有性别差异。 结论: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成瘾和抑郁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而非单向预测关系。 |
赵 冰 | 长处与困难问卷父母评和自评的一致性 | 2013年 | 目的:研究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卷和自评卷应用情况,分析父亲、母亲、青少年三者对 SDQ 问卷评价的异同。 方法:采用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数据,对 4644 名 11 岁到 21 岁的在校学生长处与困难问卷的父母卷和自评卷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问卷信度、效度总体良好。 父亲评与母亲评在多动-注意、同伴关系、亲社会维度上有差异,在青少年早、中、晚期,自评分数普遍高于父母评,父母评和自评在大部分维度上有差异,如情绪症状、行为问题、多动注意三个维度,男生组和女生组结果在同伴关系和亲社会维度上略有不同。 结论:长处与困难问卷父母评结果趋于一致,父母评和自评结果在各个维度上普遍存在差异。 |
李海英 | 课外时间分配与父母陪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我国青少年课外时间分配、父母陪伴及其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抑郁、外化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2009年横断数据,对其中4394名六年级至高三学生(男50.04%,年龄15.45±2.39岁)数据进行分析。青少年时间分配问卷由青少年报告;抑郁和外化问题问卷由青少年自评;家庭收入由家长报告。结果:青少年课外时间分配和父母陪伴对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有显著预测作用,同时,课外时间分配与父母陪伴交互作用能显著预测青少年抑郁和外化行为问题。结论:课外活动时间的合理分配对青少年的抑郁和外化问题有重要影响,父母陪伴对青少年课外活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徐艳红 | 负性情绪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状态-特质焦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威尔玛分娩恐惧问卷(Wijma Delivery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对北京某三甲医院产前检查入院分娩的孕妇401人问卷调查,年龄19.00-41.2岁(29.38±3.28),孕周36-41+2周,平均37+4周,并对其分娩结局进行观察。结果:剖宫产组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娩恐惧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在控制孕妇年龄、体重、身高、新生儿体重之后,对各种负性情绪和分娩方式做回归分析,回归系数均显著(P<0.05)。结论:负性情绪不仅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也影响分娩过程,进而影响分娩方式,负性情绪越多,剖宫产的几率越大。 |
马云会 | 网络与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睡眠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 2014年 | 目的 分析网络及手机的使用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网络成瘾(PIU)诊断问卷、手机使用及依赖问卷,对4383名青少年进行测量,并分析其性别、年级、 抑郁、 网络及手机使用情况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 结果 男生PSQI得分低于女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P<0.01)。随着学业阶段的提高,青少年PSQI得分明显增高(F=179.61,P<0.01)。PSQI与年级、抑郁自评得分、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得分、手机依赖得分均呈正相关(r=0.310、0.517、0.195、0.304,P<0.0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抑郁及手机依赖情况均为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且年级及手机依赖的交互作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Beta=-0.05,P<0.01)。 结论 男生及年级高者更易发生睡眠问题,对手机的依赖也会对青少年睡眠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
任瑞香 | 教养行为在女孩早熟和违纪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 2015年 | 目的:考察早熟对女孩违纪行为的影响,以及教养行为在女孩早熟和违纪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中2009年的调查数据,对其中1021名11到16岁的在校女孩的数据进行分析;青少年违纪行为自评问卷和青春期发育量表由女孩报告,教养方式问卷由家长报告。结果:①早熟女孩的违纪行为得分更高。②母亲监管,父亲严厉在早熟和违纪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在女孩早熟与违纪行为的关系当中,某些教养行为起调节作用。 |
吴莹婷 | 父母婚姻质量与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关系: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 2017年 | 本研究采用婚姻调适问卷、教养方式问卷及儿童行为量表对全国四大地理区域 9 个城市的 2396 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测查。婚姻质量由青少年的父母自评,父母的教养方式由青少年报告,青少年的外化问题由父母分别报告,考察了父母婚姻质量与青少年外化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养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包含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和 Bootstrap 中介效应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 1) 父母婚姻质量与积极教养呈显著正相关,与严厉教养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婚姻质量、积极教养及严厉教养与青少年的外化问题之间呈现跨轮的显著相关。( 2) 父母婚姻质量能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教养方式在父母婚姻质量和青少年外化问题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黄曙杰 | 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同伴接纳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核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同伴接纳自我报告、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全国7个省份1520名10-19岁青少年进行两次追踪问卷调查,使用多元依次回归和Bootstrapping法检验在生活事件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抑郁的中介效应和同伴接纳有调节的中介机制。结果:①抑郁对生活事件和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②同伴接纳调节了中介过程,具体而言,相比低同伴接纳(Bsimpleslope=0.82,P<0.001),高同伴接纳(Bsimple slope=0.56,P<0.001)更能缓冲生活事件产生抑郁,最终减少青少年PIU的过程。结论:同伴接纳调节了生活事件通过抑郁影响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中介效应。 |
姜欣悦 | 母亲消极完美主义与女儿内化问题:一个多重中介模型 | 2018年 | 目的:考察母亲心理控制及女儿消极完美主义在母亲消极完美主义及女儿内化问题之间的多重中介作 用。方法:通过Hewit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症状自评量表对1230对母女进行测量。结果:结构方程模型显示,①母亲消极完美主义与女儿消极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β=0.26,P<0.01),与女儿内化问题显著正相关(β=0.08,P<0.01);②女儿消极完美主义与女儿内化问题显著正相关(β=0.34,P<0.01);③母亲消极完美主义与母亲心理控制显著正相关(β=0.10,P<0.01),母亲心理控制与女儿内化问题呈显著正相关(β=0.37,P<0.01);④路径分析发现,母亲消极完美主义通过母亲心理控制和女儿消极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影响女儿的内化问题,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平均中介效应为0.04,95%水平的可信区间为0.03~0.05。结论:母亲心理控制及女儿消极完美主义在母亲消极完美主义及女儿内化行为问题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
郭松霞 | 青少年晚睡影响因素及与抑郁和外化问题关系 | 2018年 | 目的讨论青少年晚睡影响因素,分析平时和周末晚睡以及睡眠时间差值与抑郁和外化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 2009 年对东北部、东部、西部和中部 4 大区域中 7 个城市的 4 464 名10~21 岁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平时男女生晚睡的比例分别为 24.3 % 和 28.9 %,周末男女生晚睡的比例分别为 35.9 % 和 38.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平时 < 0.001,P周末 < 0.05),提示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晚睡;相对于父母关系不和睦的青少年,父母关系和睦的青少年平时较少晚睡(P < 0.05),父母关系和睦和比较和睦的青少年周末也较少晚睡 (P关系和睦 < 0.01,P比较和睦 < 0.05);平时非晚睡组和晚睡组的平均年龄为(15.07 ± 2.45)和(16.8 ± 2.02)岁,周末非晚睡组和晚睡组的平均年龄为(15.19 ± 2.48)岁和(16.20 ± 2.35)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提示年龄稍大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晚睡;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平时和周末睡眠时间与抑郁得分呈显著的正向关系(β周末 =0.051,P < 0.01;β平时 = 0.099,P < 0.001);平时和周末睡眠时间越晚,外化问题得分越高(β平时 = 0.038,P < 0.05;β周末 =0.122,P < 0.001);平时与周末睡眠时间差异越大,抑郁(β周末 – 平时 = 0.097,P < 0.001)和外化问题的得分(β周末 – 平时 =0.151,P < 0.001)也越高。结论 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女生、年龄稍大、父母关系不和睦、住校的青少年均容易出现晚睡情况,晚睡的青少年有更高的抑郁和外化问题发生风险。 |
李温平 |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链式中介模型 | 2019年 | 目的:考察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情绪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积极情绪量表和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对9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基本心理需要、积极情绪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呈两两正相关;②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间接作用路径有两条:通过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实现;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实现。③Bootstrap 检验结果表明,平均间接效应为 0.16,95%水平的置信区间为 0.07 ~0.26。结论:社会支持是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情绪在其中存在链式中介作用。 |